返回列表 發帖

影子銀行問題嚴峻 4萬億救市成禍根

備受市場關注的中誠信託瀕臨違約危機在馬年來臨之前得到解決,問題不用「壓過年」。但由2008至09年中國4萬億元救市措施,衍生的影子銀行問題正在發酵,大量理財產品今年進入到期高峰,令中國隨時走進「雷曼爆煲」的深淵之中。
4萬億救市 地方政府推動基建

  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,為了對抗這股巨大衝擊,中央豪擲4萬億元(人民幣.下同)刺激經濟,透過地方投資推動經濟增長。地方政府啟動基建巨輪,設立政府融資平台來籌集資金,資金大部分來自影子銀行。

  所謂「影子銀行」,即銀行監管體系之外,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。在中國,信託公司、保險公司、金融租賃公司、典當行等監管程度較低的金融機構,均可說是「影子銀行」。問正式銀行借錢不易,在企業無法從銀行獲得直接貸款時,這些機構往往可以伸出援手「放數」。

  而「影子銀行」的資金來源就是各款理財產品。信託公司為了得到融資作放貸之用,故此便將部分信貸項目打包交給銀行代售,成了銀行的理財產品。

  而對銀行來說,信貸整體收緊的情況下,不斷發行理財產品,以高息將風險轉嫁產品投資者,亦可籌措資金,應付拆借需求。結果理財產品就像無法戒除的「毒癮」一般,在金融市場蔓延開去。



回報可達10%以上 散戶受高息打動易忽略風險

  2011年信託市場發展進入高峰期,問題就出於,過去兩、三年發行的大部分信託產品將會於今年陸續到期。部分信託產品年化收益率聲稱可達到10%或更高,在內地的利率未市場化之下,存款利率對國內投資者來說,難以抵禦通脹,結果存戶很容易便會被高息的理財產品吸引,加上有銀行「牌頭」掛帥,不少散戶認為本金一定不會被蠶食,即所謂可獲「剛性兌付」,因此不乏不問緣由、不評估風險便決定投資的散戶,情況就如當年在香港風行一時的「迷你債券」一樣。

  在資金成本極高的情況下,只有利潤高的企業才可負擔得起。其中一例便是房企,他們主要依賴高槓桿來營運,由買地、起樓到售樓,資金回籠需要數年時間,一旦中間有差池,或是與信託產品到期日之間出現「空白期」,相關的理財產品便會出現違約風險。



理財產品突破10萬億 今年陸續到期

  據銀監會官員披露的數據,2013年銀行理財信託產品餘額已達到1.7萬億美元(約10.28萬億元),也就說規模較2012年的7.1萬億至少增長逾四成。無論從發行量和還是銀行理財產品餘額規模上,2013年銀行理財市場擴張程度均十分驚人。

  類似中誠信託的這類理財產品,是信託商與銀行合作提供的投資產品。表面它們看起來與政府並沒有關係,不過一旦出現違約危機,政府的隱性擔保最終不得不使其介入其中。如此次違約危機中,有指山西政府或將會負擔50%的賠款額,令違約的信託和理財產品成為政府的或有負債,勢將讓原本高企的地方債務雪上加霜。

  因此是次中誠信託違約危機,被視為內地「影子銀行」爆煲的警報器。儘管內地因有資本帳管制,未必會面臨「雷曼」般的風暴,但由於地方政府開了將兌付負責上身的先例,加劇地方政府進一步資不抵債的情況,而地方又再需要融資,結果形成信貸只放不收的惡性循環。



地方債務壓力漸增 今年到期總數超過收入一半

  根據國家審計局的數據,2014年地方政府需要償還的直接債務達到2.38億萬元。如果加上或有負債,2014年到期的地方債務的總數將達到3.57萬億元,超過地方政府收入(不包括中央轉移支付)的一半。而這只是償還債務的本金。如果以1年基準借貸利率6%來保守計算,地方政府2014年還需要為總共所持有的10.9萬億債務償還6540億元的利息。



撰文: 王錦霞
McIntosh MAC1500
Revox B-226S

影子銀行問題嚴峻 4萬億救市成禍根

共產黨好大喜功


- 發送自我的 iPhone 大板凳應用

TOP

TOP

既然有些東西你無法改變,為何要憂慮?為所擁有的東西感恩,遠離思想負面的人,保持微笑,繼續跑步。

TOP

返回列表